為貫徹省、市關于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的決策部署,讓紓困政策更快更直接直達市場主體,瀘縣創新“123”服務機制,激活助企紓困“神經末梢”,打通服務企業的“最后100米”。
創新“123”服務機制,即:成立一個專班、堅持雙向發力、融合三項服務,以有力有效、精準精細的助企服務,打造助企紓困瀘縣速度。
成立一個專班。自省、市出臺助企紓困政策措施以來,瀘縣由縣民營辦牽頭,組織稅務、財政、人社、金融、工商聯等專業工作人員,成立政策解讀專班,聚焦市場主體最關注的稅收優惠、融資貸款、社保減負等政策,就適用范圍、適用期限、享受方式等開展詳細解讀,讓“紅包雨”惠及每一個市場主體。
堅持雙向發力。一是在全縣范圍內開展“大走訪、大調研”活動,由縣級領導帶隊對全縣重點民營企業進行走訪調研,全面推動政策服務“送上家門”;二是開展“3+N”多維度宣傳,主管部門行業宣傳、基層黨委政府屬地宣傳、市場監管所轄區宣傳和網絡媒體線上宣傳有機結合,全方位構建網格化宣傳氛圍。三是匯總編制省、市、縣企業扶持政策宣傳手冊,系統匯總各級助企紓困政策措施,惠企政策“一站式”搞定。
融合三項服務。一是制作服務企業“小卡片”,主動創新服務。由縣民營辦牽頭制作服務企業一卡通,分別將省、市、縣各級政策涉企部門聯系方式、辦理程序分條列明,方便轄區企業根據自身需求,精準對接。二是開展企業服務“小講堂”,精準惠企助企。分類別分行業開展小范圍精準培訓服務,根據企業需求,做好精準服務。三是開展常態化走訪服務。聯合政策涉企部門組建走訪小組,將走訪企業納為常態化、制度化工作,定期組織進行部門聯合走訪,將政策宣傳、生產調研、人才政策等一次傳達到位,實現“一次走訪、多事辦結”。